〔編譯劉宜庭/綜合報導〕人類近四十年前發現愛滋病(AIDS)後,迄今全球已有約三千七百萬名患者,估計每年新增一百八十萬起病例。醫學期刊「刺胳針(The Lancet)」六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,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發出一種可對付多種愛滋病毒株的「萬能」疫苗,初步人體試驗顯示可有效激發人類免疫系統反應,現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。這是近三十五年來,第五種挺進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愛滋疫苗,堪稱重大里程碑。

  • (法新社檔案照)

    (法新社檔案照)

挺進2b期臨床試驗 成果最快3年後出爐

報告指出,哈佛醫學院教授巴羅區(Dan Barouch)團隊研發的「第一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(HIV-1)」實驗性疫苗、「馬賽克腺病毒血清型26(mosaic Ad26)」抗原及其套膜蛋白「gp140」加強版,已在1及2a期臨床試驗取得重大成果。實驗顯示,該疫苗可激發健康成人的免疫系統反應,也能保護恒河猴免受「猿人免疫缺乏病毒(SHIV)」感染。

研究團隊繼續挺進2b期臨床試驗,徵集非洲南部兩千六百名高染病風險的婦女進行疫苗有效性評估,相關研究成果預計二○二一至二二年出爐。研發愛滋疫苗的困難之處,在於愛滋病毒有許多菌株,且擅長變異,能躲避人體免疫系統攻擊。而該疫苗的特別之處,在於抽取不同型態的愛滋病毒株基因組合製成,即所謂的「馬賽克」疫苗,而過去的疫苗多半僅適用於特定病毒株。

過去僅有四種愛滋疫苗挺進人體有效性試驗階段,二○○九年泰國一.六萬人參與的疫苗被視為迄今最有效,但也只能降低人類三十一%感染機率,不足以支持繼續研發。雖然目前尚未證實該款「馬賽克」疫苗可保護人類免受愛滋病毒感染,但巴羅區指出,七十二隻受試的恒河猴,有六十七%未受感染。此外,也沒有人類受試者出現第四級副作用的情況。

研究人員二○一五年二月至十月實施該疫苗的第一期暨第二期前期臨床試驗,從南非、泰國、美國、烏干達、盧安達共十二處臨床試驗中心,徵集三百九十三名年齡介於十八歲至五十歲、且對「第一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」低感染風險的健康成人,隨機分為八組進行為期四十八週的試驗。結果顯示,該疫苗在所有接種者體內「激發強烈的免疫反應」,疫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,僅有五人(一%)出現第三級副作用;副作用包括胃痛、腹瀉、暈眩和背痛等。

 

新聞來源:自由時報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world/paper/121520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自來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